那个闷热的里约午夜,我守着电视等待巴西奥运会直播的女子400米决赛。起跑线上,八位选手如蓄势待发的弓。发令枪响,巴哈人米勒如红色闪电射出,却在最后八十米被美国名将费利克斯紧紧咬住。
最震撼的画面在终点前十米上演——米勒整个人向前纵身跃出,像一尾挣脱海面的飞鱼,在慢镜头回放中划出决绝的弧线。她重重摔在跑道上,翻滚数圈后,第一时间抬头望向成绩屏。当“MILLER”旁出现“金牌”标志时,她趴在终点线上失声痛哭。
这个充满争议的鱼跃冲顶,让这场巴西奥运会直播瞬间引爆全球社交网络。有人质疑违背体育精神,但更多人被这赌上一切的勇气震撼。她不是用身体撞线,是用整个灵魂扑向了梦想。
多年后,人们或许会忘记那场比赛的冠军,但会记得有个运动员在奥运舞台上,用最极致的方式诠释了人类对“更快”的渴望——哪怕前路是坚硬的大地,也要把自己抛出去,飞越最后那一厘米。